“今天就用这剁椒莴笋拌饭吃!” 1月7日,在日本东京的一家物产店超市里,来自湖南岳阳的吴超群惊喜地发现了带有“湘”字牌的调味品,尤其是那少见的剁椒莴笋,瞬间让她兴奋不已,脑海里立马盘算着当晚的晚餐。
拌入米饭尝上一口,熟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上散开,没错,这就是她日思夜想的家乡味道。
吴超群的经历,仅仅是湘味风靡海外的冰山一角。湘菜产业作为湖南重要的文化象征,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不仅能在超市中轻松选购到各式各样的 “湖南味道”,还能在当地寻觅到熟悉的 “湘”味餐厅。如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众多湘菜馆已遍地开花。
吴超群的老家在湖南岳阳,虽然她不太能吃辣,但依然习惯了家乡菜的微辣风味。
移居日本后,吴超群最初适应了日式饮食,但跟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感到日式料理过于单一和油腻。相比之下,这里的中华炒菜喜欢使用淀粉和糖,可能是受到东北和沿海厨师的影响,普通的中华料理店在日本很少提供具有湖南香辣味道的菜式。
跨年期间,面对日本冷飕飕的正月料理,吴超群感到没有胃口,而自己的厨艺也不够娴熟。她决定以后在餐桌上增添一点家乡的辣味,即使是简单地拌在方便米饭中,也能让菜肴变得更下饭。
之后的一天,吴超群如往常一样去超市采购,在货架间,她惊喜地发现了带有 “湘” 字牌的调味品,而且口味多样。
其中莴笋在日本非常罕见,几乎不为当地人所食用,这让吴超群更加馋涎欲滴。在购买剁椒莴笋后,她美滋滋地将其加入拌饭中,尝了一口,果然是记忆中的味道。
即便是在海外,也能够在家用这些调味品拌出家乡味道,让她倍感欣慰。即使是简单地拌在方便米饭中,也能让她感受到浓浓的乡情。
湘味在异国他乡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餐桌,其影响力正持续向外拓展。
在日本东京都台东区,众多日本餐馆招牌林立其间,一家名为“味上湘菜馆”的餐厅门前排起了长龙,这一景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日本吃到了剁椒鱼头,吃辣星人狂喜!”留学生小陈便是这里的常客,“在日本吃到剁椒鱼头的机会真不多,当地人不以吃辣为主,能够吃到正宗的湖南味道真是太好了。”
像小陈这样钟情湘菜的留学生有很多。为了能品尝到那一口地道的湖南味,不少留学生甚至“三顾预约”,直到吃上为止。
时间回溯到2023年,瞄准“湘菜出湘、湘菜出海”的大趋势,湖南味宴餐饮公司在日本东京开了第一家味上湘菜馆。
“刚开业的时候鱼头在整个地区的原材料都被卖空,供应不过来,导致有一段时间店里的剁椒鱼头是停售的。”湖南省味宴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胡婷向记者透露,“味上”火爆的秘诀在于烹饪方式基本原汁原味,大厨直接从长沙直营店抽调。主要湘菜原材料也是长沙发货过去。
味上湘菜馆在日本的成功只是湘菜加速出海一个缩影。如今,在海外邂逅熟悉的“湘”味,早已不是新鲜事。在新加坡,湘菜馆超过30家,“湘香湖南菜”已开出12家连锁店。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吉隆坡,“农耕记”开设了10多家店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菜品本身的吸引力,供应链的完善也是湘菜出海的重要保障。以“农耕记”为例,据新闻媒体报道,其不仅在桂东建有蔬菜基地,还在衡阳、郴州、湘西等地进行养鸡、养鱼及制作腊肉等业务。
湘菜产业作为湖南的重要文化象征,其规模正在持续扩大,并加速走向国际舞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湘菜产业链的年产值已突破6000亿元大关,境外的湘菜馆数量已接近2000家。
“我们就是湖湘文化的传播者,湘菜文化也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龙牌食品董事长汪峥嵘表示,“当前,湘菜出海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许多湘菜连锁品牌已经摩拳擦掌。他们有的去了东南亚,还有的正在筹划进军澳洲和美国。”
湘菜何以火爆出圈?在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分析师、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看来,湘菜之所以火到海外,本身有其接地气的特质,香、辣、鲜、精是湘菜之魂,在味蕾上可以激发食客的多巴胺,在生活上的压力中卸下一天的疲惫。随着中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大部分华人多的国家,都非常容易接受湘菜,包括来自中国的食材。
与此同时,湘菜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其供应链乃至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同步拓展,这无疑是湘菜成功出海的制胜法宝。长沙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共出口农产品217.7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蔬菜出口首破100亿元大关,增长42.4%,居全国第二;臭豆腐冷链预制菜等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对于湘菜产业的未来发展,汪峥嵘认为重点是几个方面:“最核心的还是解决整个供应链的能力问题。其次,我们应该培养专业人才,并进一步探索当地市场需求,才能充分的发挥湘菜的独特风味,实现精准落地和健康发展。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而是要有准备、有策略地‘走出去’,才是我们湘菜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力量。”
- 上一篇:文化中国行|京剧小传人粉墨展风华
- 下一篇:2025年2月28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