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雷竞技RAYBET体育在线登录平台入口官方网站!

资质荣誉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质荣誉
锂电光伏上游材料:EVA、DMC、三氯氢硅、PVDF、纯碱、氟化工、磷化工

  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总是要匹配着国民经济产业的前进,无论是解放前的“三酸两碱”,还是解放后的“化肥农药”,乃至改革开放后的化纤、橡塑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无不都是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体系升级而服务。而未来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变革和长期深度减排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大力推动我们国家低排放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促进石油与化学工业朝着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石油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推动我们国家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推动化工行业向高端新材料的方向转型升级。

  我们坚定看好,受益于中国能源结构的重大转型升级,国内化工行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行业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转型,新能源上游材料领域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国信证券化工杨林团队整理出EVA、DMC、三氯氢硅、PVDF、纯碱、氟化工、磷化工等锂电池、光伏行业上游材料行业研究框架,并建议积极关注上述行业供需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

  EVA属于先进高分子材料行业-高性能树脂-高性能聚烯烃塑料。因其具备高透明度和高粘着力,适用于玻璃和金属等各种界面;而良好的耐环境压力使其可以抵抗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潮气。作为高端聚烯烃分支下的环保新材料,符合全球工业生产向环保绿色化转型的趋势。

  全球EVA生产能力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北亚三个地区,未来需求量开始上涨将由东北亚和中东地区拉动。根据《中国化工信息》杂志统计,2019年全球EVA产能达520.6万吨/年,北美、西欧和东北亚三个地区的产能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5.3%。2018年全球EVA树脂消费量约为365.4万吨,对EVA的消费需求较大的地区为东北亚、北美、西欧以及东南亚地区,这四个地区年消费量共计298.1万吨,占世界EVA总消费量的81.6%,其中东北亚的消费量占到50%以上。根据中国化工信息预测,2018-2023年,全球EVA树脂消费增速最快的是中东地区,年均EVA消费量增长率将达到8.3%,东北亚年均增速约为4.8%,高于全球年均4%的增长水平。来自美国和西欧对EVA需求量开始上涨较为缓慢,日本需求基本保持稳定。

  在国内,EVA树脂主要使用在于生产光伏料、发泡料、电缆料、热熔胶料和涂覆料等,国内下游产业蒸蒸日上带动高端EVA树脂需求。根据金联创资讯统计,2014-2019年国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0%,2019年国内表观消费量为177.3万吨,同比上涨14.0%。我国EVA树脂大多数都用在发泡料、涂覆、农膜、热熔胶、电线电缆以及太阳能光伏等。鞋材、热熔胶和农用薄膜属于EVA树脂的传统应用领域,光伏封装胶膜、电线电缆和涂覆料属于新兴的应用领域。随着我们国家光伏产业、预涂膜技术和无卤阻燃电缆的发展,光伏胶膜、涂覆、电线电缆已成为EVA树脂的重要下游,在未来我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应用于光伏封装胶膜、薄膜、预涂膜及电缆生产等新兴技术应用中的高端EVA树脂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EVA价格在2021年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行情,近期光伏行业需求启动带的胶膜订单增长,因此发泡、线缆和光伏料价格全线上涨。EVA光伏料VA含量在28%-33%,其生产为超高压工艺,工艺复杂难度大,技术垄断性强,EVA装置从开车运行到生产出高端光伏料一般长达2-3年,国内只有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台塑宁波等少数企业掌握,产量约15-20万吨/年,进口依赖度高达70%以上。我们大家都认为真正的光伏料的定义标准是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同时下游胶膜企业验证通过且批量使用,因此中短期内国内很难有实质性的光伏EVA企业。但2021年EVA光伏料需求端增量可达15-20万吨,未来三年的需求复合增速可达25%以上,2025年全球光伏料需求量可达130万吨以上,较去年国内光伏需求量翻倍,因此供需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我们大家都认为2年内EVA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周期,国内新增产能很难满足需求端的快速地增长,高端光伏料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下半年在光伏的需求带动下,光伏料EVA价格有望超预期上涨,我们判断下周厂家EVA价格有望继续调涨。

  溶剂是电解液三大材料之一,常用碳酸酯溶剂混合体系。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血液”,决定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主要由锂盐、溶剂、添加剂三部分的构成,按照质量占比,电解液中溶剂占80%-85%、锂盐占10%-12%、添加剂占3%-5%;按成本占比,电解液中锂盐占比40-50%、溶剂占比约30%、添加剂占比约10-30%。溶剂以碳酸酯类为主,照着结构分为环状(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与链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常用的电解液溶剂为5种碳酸酯溶剂混合体系。

  目前全球 DMC 产能约 120 万吨,市场空间约 100 亿元。截至 2021 年中,国内产能约 95 万吨,海外产能约 25 万吨,大多分布在在日韩企业。按照纯度不同,DMC 可大致分为工业级和电池级。DMC 传统作为绿色溶剂大范围的应用于涂料、胶黏剂、显影液,作为羰基化试剂应用于农药、医药中间体合成;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DMC 由于其良好性能,被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近两年非光气法聚碳酸酯大量投产,DMC 替代光气作为羰基化试剂,需求有望进一步大幅度增长。2020 年 DMC 下游电解液与聚碳酸酯需求占比分别为 35.6%和 33.0%。

  需求端来看,两大下游聚碳酸酯、电解液溶剂合计已经占到60%以上的消费比例,电解液即将进入需求旺季,有效拉动DMC需求,同时电池级EMC/DEC需求大增拉动对于DMC需求;聚碳酸酯方面,国内多套非光气法PC的稳定投产运行也刚性支撑了DMC的需求。据卓创资讯测算,目前国内DMC-PG联产装置的毛利已经接近9000元/吨。

  全球“电动化”拉动锂电池及电解液需求爆发增长。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至517万辆,国内预计230万辆,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636万辆。对应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预计达到1244GW,国内锂电池需求达到574GWh,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电解液需求从2020年的40万吨增加至约187万吨,CAGR达到35%,国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量有望从2020年的21万吨增至2025年的90万吨,CAGR为35%,其中,预计2025年三元电解液、LFP电解液需求分别为49万吨、36万吨。2025年国内溶剂需求由2020年的20万吨增加至80万吨,CAGR达到34%。

  考虑到电解液即将进入需求旺季,且受电动车拉动持续增长,以及未来海南华盛、中沙石化等多套非光气法PC即将投产,我们看好DMC价格的中期上行。

  三氯氢硅(SiHCl3)又称三氯硅烷、硅氯仿,大多数都用在生产多晶硅、硅烷偶联剂,其中多晶硅的应用领域为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金属陶瓷材料、光导纤维;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领域为表面处理、密封塑料、密封剂、粘接剂和涂料的增粘剂等。受光伏需求迅速增加的驱动,三氯氢硅呈现出供需错配格局,价格大大上涨。据百川盈孚数据,今年以来光伏级产品价格由不到6000元/吨大面积上涨至目前市场价格约15000-17000元/吨,目前厂家税前毛利可达约10000元/吨。

  三氯氢硅保持高开工负荷,光伏级三氯氢硅需求快速增长。据百川盈孚数据,目前我国三氯氢硅有效产能共56.6万吨(包含下游企业自产自用部分),2021年1-7月,三氯氢硅产量为20.53万吨(外售量,不包含下游企业自产自用部分),同比增长9.73%,开工率约72.5%,但剔除配套下游多晶硅与硅烷偶联剂的企业,我们预计实际开工率在90%以上。从需求结构上看,可外售光伏级产能只有约16.5万吨,在建(技改)可外售光伏级产能只有约3.5万吨。随着21H2下游光伏需求快速增长,光伏级三氯氢硅紧缺格局有望进一步加剧。根据我们统计,2020-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分别为42万吨、60万吨、95万吨,2020-2022年按照125GW、170GW、230GW装机量、1:1.2容配比计算,对应多晶硅需求在45万吨、65万吨、89万吨,对应光伏级三氯氢硅需求在23万吨、33万吨、44万吨,复合年化增速40%,将大幅拉动光伏级三氯氢硅需求。

  三氯氢硅供需紧缺格局有望进一步凸显,看好行业1-2年高景气。根据我们测算,2021-2025年多晶硅对于三氯氢硅的需求量分别为32.7/44.3/52.2/61.5/70.2万吨,2021-2025年硅烷偶联剂对于三氯氢硅的需求量分别为18.6/19.9/21.3/22.8/24.4万吨。因此2021-2025年三氯氢硅总需求分别为51.4/64.2/73.5/84.36/94.7万吨,我们看好今明两年三氯氢硅供需紧平衡,供需缺口分别为0.4、5.7万吨,有望持续维持高景气度。

  聚偏氟乙烯(PVDF)是VDF的均聚物或少量改性单体和VDF的共聚物,属于可熔融加工氟树脂,是市场规模仅次于PTFE的第二大氟树脂。PVDF的推荐使用温度为-60℃-150℃,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抗水解、抗紫外线和耐气候性能,机械强度优于其他氟树脂,可燃性低,电绝缘性能好。PVDF主要应用于涂料、线缆护套、锂电池、石油化工和输油管、水处理膜、光伏组件背板等许多领域。据百川盈孚数据,2020 年,全国涂料、锂电池、光伏背膜、注塑、水处理膜对 PVDF 需求量分别为 1.77 万吨、0.96 万吨、0.39 万吨、1.01 万吨、0.67 万吨,总计 4.8 万吨。涂料为 PVDF 最大下游,占比 36.94%,锂电池和光伏则为增速最快的领域。其中,近1年来,受下游锂电、光伏等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PVDF短期内呈现出供需错配格局,价格大面积上涨。我们预计2021-2023年,国内PVDF需求量分别为6.09万吨、7.28万吨和8.35万吨,YoY分别为26.80%、19.55%和14.69%,我们预测锂电池对PVDF的消耗量有望于2022年超过涂料。

  早期仅外企阿科玛、苏威、吴羽掌握锂电池级PVDF的生产工艺,且采取技术封锁。随着国内企业逐渐掌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逐步提高,PVDF国产替代前景广阔。国内多家PVDF企业纷纷投产,2019年国内仅2.5万吨产能,2020年已达到7万吨,产能大幅增长180%,有效产能6.48万吨。据百川盈孚数据及我们统计,目前国内已知待投产能共有12.5万吨,PVDF产能有望保持高增速。然而目前高端领域PVDF的供需格局仍存在明显缺口。由于短期内装置试产、投产量较小,难以缓解供给短缺问题,PVDF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我们看好PVDF景气度有望维持1-2年,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PVDF产品及相关原料价格已大幅上涨。目前国内由乙炔路线b,PVDF生产则包括R142b、VDC、R143a、R152a等路线,不同的技术路径要求选择不同的热解温度、催化剂及促进剂。其中,作为制冷剂用途的R142b产品(二代制冷剂)受到生产及使用两端的配额管理。截至8月23日,锂电池级PVDF平均报价继续上涨至29万元/吨,价格已较年初上涨了4倍;原料R142b报价11万元/吨,已较年初上涨了4-5倍。伴随未来几年在高性能、高附加值氟产品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我们看好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规模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

  光伏玻璃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光伏需求带来光伏玻璃新增产能确定性。2021年7月20日,工信部印发修订后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对光伏玻璃需求进行了预测,预计到2025年,光伏压延玻璃缺口较大,光伏玻璃产能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已经显现。《办法》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保持平板玻璃产能置换比例不变,新上光伏玻璃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但要建立产能风险预警机制,新建项目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先进性、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并公告项目信息,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办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光伏玻璃需求拉动,看好纯碱未来1-2年景气度。我国纯碱产能约3317万吨/年,2020年产量约2760万吨,同比降低1.5%,行业实际开工率83.2%,纯碱下游约60%用于玻璃行业。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爆发增长以及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高,我们测算2020-2022年按照全球光伏装机125、170、220GW考虑,对于纯碱需求分别为192、271、358万吨,2021年、2022年分别新增需求79万吨、87万吨。2021、2022年纯碱产能预计分别减少20万吨、增加140万吨。我们认为纯碱未来2年供需格局逐渐转好,有望进入景气上行周期。目前库存低位检修增加,纯碱价格快速上行,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色资源的优势产业,产业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氟化工基础及通用产品产量占全球的55%以上,已成为世界氟化工产品产销大国,形成了无机氟化工、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氟化工产品体系和完整门类。目前,我国氟化工年产值超过600亿元,产业年增速在15%以上。其中,三代氟制冷剂方面,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此外,伴随未来几年在高性能、高附加值氟产品等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氟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延续。

  一、萤石:萤石为氟化工产业链“起点”,其“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价值凸显。未来,国家层面将在资源安全和资源保障高度做好顶层设计,保护和合理利用好萤石等稀缺的战略资源。

  二、氢氟酸: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和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条例和准则来规范行业发展,氢氟酸的生产、贮藏、运输等环节均受到国家严格管控与限制,氢氟酸装置开工条件及产能投放等均受到制约。近年来,高端领域的高纯级、电子级氢氟酸逆势而上,国内氟化氢行业发展将更多重心转向高纯度氢氟酸上。

  三、制冷剂:2020年以来,受NCP疫情、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下行至 2.3%、行业周期下行探底、《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引发的 HFCs 预期配额争夺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氟制冷剂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冲击。进入2021年,二代制冷剂、发泡剂价格保持坚挺,第三代制冷剂产品的价格及价差均已进入底部区间,企业经营业绩已探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我们看好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三代制冷剂龙头厂商将迎来经营业绩的大幅修复及复苏。

  四、含氟精细化学品及含氟聚合物: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氟化工产品以其独特的性能,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年需求快速增长。

  一、市场普遍认为氟制冷剂行业盈利水平较低,实际上目前三代制冷剂仍处于2020-2022年窗口期的配额抢占阶段,行业产能大幅扩张叠加需求不振造成了市场行情报价的疲弱。我们认为至暗时刻已过,目前三代制冷剂产品价格与价差均处于底部水平,部分企业持续面临亏损风险,价格进一步下探的空间有限。待窗口期结束后市场格局趋于集中,行业盈利水平恢复常态,各制冷剂巨头企业经营业绩将迎来较大幅度复苏。伴随下游需求持续稳步增长而供给端只减不增(受国际公约及环保政策约束),未来行业格局将形成供需错配,推动三代制冷剂产品步入超高景气周期。

  二、市场普遍认为氟化工行业周期性显著,实际上高端氟橡胶、含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工行业也将成为未来氟化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相关行业及上下游产业享受国家多项鼓励政策,此外如含氟农药、医药、含氟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均是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未来增速与渗透率将显著提升。我们着重对六氟磷酸锂、LIFSI、PVDF、PTFE等产品格局进行了分析,对需求量进行了测算。

  一、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态势,三代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反转的拐点。

  二、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与新材料等产品受益于下游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供需呈现错配,价格大大上涨,市场空间及国产替代空间十分广阔。

  1)磷矿石受环保趋严,产能收缩景气回暖:我国是世界最大磷矿石生产国,但平均品位低、开采难度大,95%开采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四省。2016年起,由于“三磷”整治环保趋严我国磷矿产量逐年减少,由2016年的1.44亿吨下降至2020年约8900万吨。由于供给持续收缩及需求向好,今年春节后国内磷矿石价格止跌回稳,湖北地区30%品位磷矿石船板价由380元/吨上涨至500元/吨,28%品位磷矿石船板价由370元/吨上涨至450元/吨,

  2)黄磷供需格局好转,近期云南限电价格大大拉涨:2016年环保督察常态化运行开始,黄磷企业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2021年全国黄磷产能136.5万吨,较2016年减少约15万吨。由于黄磷为高耗能产品,单吨黄磷电耗约15000度,因此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受电价影响较大。国内黄磷产能60%位于云南,近期由于云南水电严重不足,云南黄磷开工率几乎为0,四川和贵州开工率只有65%额35%,当前国内黄磷库存紧张,导致黄磷供给严重不足。黄磷报价由5月初约17500-18000元/吨快速上涨至23000-25000元/吨,有望推动下游磷酸、草甘膦、三氯化磷等产品价格上涨。

  3)行业格局继续重塑,草甘膦开启长景气周期: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110万吨/年,海外只有孟山都具备38万吨/年产能,其余约70万吨/年产能均在中国,江山股份拟重组并购福华通达全部股权后具备22.3万吨/年产能,兴发集团具备18万吨/年产能,国内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2021年草甘膦市场景气度大幅度的提高,开工率维持在80%以上;1-4月产量20.82万吨,同比增长25.32%;库存处于低位,厂家订单多安排至2021年9月;目前草甘膦(95%)的报价达到45,811元/吨,(较年初上涨67.82%,较2020年同期上涨120.29%)。随着全球粮食安全战略升级、以及国产主粮领域转基因作物连续获批,草甘膦海内外需求有望持续增强,开启长景气周期。

雷竞技RAYBET体育在线登录平台入口

86-797-8068888

地址:雷竞技RAYBET体育在线登录平台入口
邮箱:sales@ftjdpc.com